希望孩子成功是所有家長的心愿,但教會孩子如何面對挫折和失敗,重拾自信卻是教育路上的必修課。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孩子不自信怎么鼓勵,如何幫助孩子重拾信心。
面對孩子不自信時,家長能夠做的主要是多多鼓勵孩子,讓孩子重拾信心,變得自信開朗。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法,家長可以借鑒。
1、改變形象
不自信的孩子總是說話小聲細語,走路縮手縮腳,鼓勵孩子父母可以從幫助孩子改變自己的形象開始。可以給孩子準備整潔得體的服裝,讓孩子說話洪亮一些,走路抬頭挺胸,大步向前,幫助提升自信。
2、睡前談心
每天睡前可以和孩子聊一聊當天的經歷,說一說有什么煩惱,分享一下進步,給父母鼓勵孩子的時機,也可幫助父母進一步了解孩子。
3、肢體語言
鼓勵孩子不僅僅是說你可以,相信你,還可以用肢體語言表達。比如孩子傷心的時候,即使父母什么都不說,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就是鼓勵,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支持和肯定。
在鼓勵不自信的孩子的時候,家長也要注意好以下幾點,避免鼓勵失效,甚至適得其反的情況發生。
1、鼓勵孩子的時機
如果是孩子取得了進步或者獲得了成功,父母要及時鼓勵,強化正反饋行為。否則當事情過去后,家長再去鼓勵,孩子可能會不清楚是因為什么被鼓勵。
相反,如果孩子做錯事或者遭遇失敗,父母很容易著急上火,當怒火中燒的時候,鼓勵孩子還真不容易。而這個時候孩子也會因為憤怒、傷心、心虛等情緒干擾不太容易接受父母的鼓勵。
面對孩子的錯誤和失敗,父母不要著急說教和指責,不如給彼此一個安靜的空間,等雙方情緒都發泄平復之后再去尋找原因,給予孩子鼓勵。鼓勵不僅能糾正孩子的錯誤,還能讓孩子有機會參與問題的解決,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處理事情的能力。
2、鼓勵孩子的方式
鼓勵孩子要真誠,不能亂定目標,脫離孩子的實際情況。比如孩子平時只能考60分,臨近考試父母說:相信你一定可以考滿分!這種不走心的話語不是鼓勵,相反孩子會覺得你在諷刺他、憐憫他。
所以在鼓勵孩子的時候父母可以幫助孩子選擇適當的目標去追求,把大目標切分成小目標,把長遠目標換成短期目標,讓孩子通過努力可以很容易的取得成功,增強自信心。
當面對不自信的孩子時,家長想要進行鼓勵并非那么困難。其實口頭上的鼓勵,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1、“一切都是暫時的”
孩子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之所以會逃避和退縮,是因為他們把困難想得太過于龐大,甚至認為這是永遠不可能改變的事實。家長需要告訴他們“一切都是暫時的”,讓孩子內心始終充滿能量,而不是挫敗感和失望。他們在疲憊的時候最渴望的是理解,這一句話就勝過千言萬語。
承認孩子的負面情感也是家長日常教育的一部分,憤怒,傷心,失落都沒有必要逃避,而是需要用一顆包容的心去面對。
2、“你很努力,現在一切都很好”
看到孩子的努力就代表家長認可了他們行為的一部分。教育的過程中最容易向孩子傳遞的不是肯定而是打擊,尤其是中國含蓄的文化傳統,很容易讓家長看到孩子做事有瑕疵的地方,忽略做得好的方面。
父母要學會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為他們的平凡而感到驕傲,即使他們成績不好,有些調皮,但如果換個角度,說不定就能夠看到好的一面。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看到孩子的長處和做得好的細節,就等于看到了他們付出的努力。
比如說孩子做作業很慢而且效率不高,家長可以說“沒關系,你寫作業很投入,而且寫得很工整,俗話說慢工出細活。”讓孩子能夠認識到過程和細節是很重要的,這樣他們才能在保持細心的基礎上,逐漸加快速度。
3、“失敗不可怕,可以再來一次”
失敗是成長中不會缺席的一部分,家長需要讓孩子明白失敗并不可怕,害怕失敗才是。孩子在年幼的時候是不會害怕失敗的,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因為家長的批評從而導致了逃避心理,不敢面對。
有的時候做家長的比孩子更加懼怕失敗,正因為這樣我們看不到孩子的進步,看不見他們的努力,只能看到不好的結果,并且因此而對他們打擊和全盤否定。墊底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安慰和鼓勵,如果大人不能用平常的心態去看待孩子的成功,只會讓他們越來越緊張,也逐漸養成了沒有辦法面對失敗的心態。
面對孩子不自信時,家長必須要做的事情就是多多鼓勵孩子。然而鼓勵孩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父母長期的堅持,也需要父母用對方法。以上就是孩子不自信怎么鼓勵的全部內容,感謝閱讀!
上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