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家的孩子可以由內向變得外向、開朗,但頭頭疼的是找不到合適的方法。其實這個問題并非難以解決的,關鍵就是要用對方法。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怎么讓內向的孩子變開朗。
現在很多孩子性格過于內向,家長也是對此非常焦慮,嘗試了許多方法卻都沒有效果,孩子還是沒能變得樂觀開朗。那么到底怎么讓內向的孩子變開朗,一起來看看吧。
1、多帶孩子接觸外界
很多孩子太過于內向的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太過于孤獨,缺少與外界的溝通和交流。所以,想要改變這種狀態,家長就要讓孩子試著多于外界交流。
當你經常帶著孩子接觸外界的新鮮事物時會在潛意識里幫助孩子養成一種主動與人溝通的習慣,當他養成了這種習慣之后,再將他放入陌生環境的時候他自己就會與人主動溝通。
2、為他的成長營造“愛”的氛圍
我曾聽到過這樣一句話:“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是的,原生家庭給人的影響就是這么大。
當一個人在充滿愛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的話,那么他相對于周圍的人來講,他的情緒會更加穩定、性格會更加開朗、自信心會更強。聽過“孟母三遷”的人應該就會明白,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環境對人的影響會有多大。
3、要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去思考
我曾遇到過一個小女孩就是非常內向的一種,有時候我們問她問題,她會思考很久以后才會回復你一句,一般內向的小孩都會有這種情況發生。但這不代表他不愿意表達,只能說他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做準備。
如果他碰到一個非常急躁的家長,等了半天還沒一句話出來他可能就要開始發脾氣了,這時孩子就會非常的懊惱,從而遭到更大的打擊。所以說對于內向的小孩,我們要給他給他一個充足的空間,在這個空間里讓他能夠自由的發揮,讓他思考該如何去傾聽自己、表達自己。
4、學會與孩子常交流
有很多內向的孩子,他們的內心深處也是會有很多想法的,只是他們不知道該怎么去表達,也不知道應該向誰去訴說。所以身為家長這時就應該去和孩子溝通交流,讓孩子明白要多于他人溝通,慢慢的孩子就會有所改變。
比如當孩子放學回家以后,身為家長可以讓孩子對自己講一講學校里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了解他的生活情況,一起討論一下針對某些事情的看法等等。只有了解到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以后,我們才能做到“對癥下藥”,讓孩子變得開朗。
孩子性格內向,很多時候都是在許多因素的導致下才形成的。家長需要多關于這方面的內容,以便找到病因,更好地對癥下藥。
1、對自己能力不自信
俗話說得好“藝高人膽大”,只要自身有才藝,那么就會愛表現自己。但是對于那些本身就沒有“才藝”的孩子來說,表現自然那么不自信,性格自然就會內向。因此父母要找到醫院,對癥下藥!
2、強迫孩子表現
現在你會發現,有的家長特別喜歡強迫孩子表演,比如:“來,孩子,大爺唱首歌。”“寶貝,你不是在幼兒園學跳舞了嗎?來給爺爺奶奶表演一段。”“你不是學唱歌了嗎,上臺去唱一首”。其實很多的時候孩子內心是拒絕的,但是迫于家長的壓力,雖然去做了,但是下一次會做出防范的心理!
3、陌生環境恐懼
很多的時候,面對陌生的環境,就連大人都會感到一絲不安,何況是孩子,尤其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假如孩子還被要求表現的話,怎么會不怯場,怎么會不害怕。因此只會越來越內向!
4、父母的不肯定
現在很多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喜歡打擊教育,總是喜歡對孩子一切行為表示不肯定,就是希望孩子能夠繼續努力。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越來越沒自信,越來越內向!
許多家長之所以不愿意看到孩子過于內向,究其原因就是這會對孩子帶來許多負面影響,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1、內向的孩子,更容易自卑甚至自閉。
2、內向的孩子,由于不敢主動去和他人交流,往往缺少朋友。
3、內向的孩子,不敢主動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對以后的職場也有很大的影響。
4、內向的孩子,容易形成“含羞草”心理。
總之面對內向的孩子,家長需要多點耐心、細心,多多引導孩子。讓孩子變得陽光開朗,去擁抱美好的未來。以上就是怎么讓內向的孩子變開朗的全部內容,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