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皆知,教育和環境是造成孩子性格膽小內向的最主要原因,家長的過分專制會讓孩子變得沉默寡言,不懂反抗,甚至缺乏與人交往的能力。接下來新起點教育叛逆學校就來談談如何鼓勵膽小內向的孩子。
家長想要鼓勵膽小的孩子,先要創建寬松民主的家庭環境,讓孩子能夠大膽發言,鼓勵孩子能在家里勇敢表現。
1、建立情感連接
在孩子與他人產生互動之前,先讓孩子和對方產生情感連接,讓孩子對對方產生信任感,再進入交談,慢慢嘗試對話。膽小的孩子內心很渴望被看見,很多時候他們由于膽怯心理才想要逃避,家長應該多創設環境,讓孩子一步步慢慢來,慢慢打開話匣子。
2、理解孩子感受
家長要有一雙智慧的眼睛,學會揣摩孩子的個性特點,不要強迫孩子去干他不喜歡的事情,要懂得退步,不能打著改變孩子性格的旗號就強迫孩子進行分享,將孩子置于尷尬的境地,如果孩子感到害怕,他會變得更加逃避,甚至對父母產生不信任。
3、實行賞識教育
內向的孩子在嘗試新鮮事物上常常需要較長的時間,此時,家長的耐性很重要,家長需要不斷鼓勵孩子,多真誠地夸獎孩子,讓他們看到自身的閃光點,努力嘗試,邁開步伐。
孩子膽小內向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家庭教育方式和生長環境導致的,這里面也映射了父母存在的問題,下面就來聊聊孩子膽小內向的原因。
1、孩子天生敏感
有些孩子因為個人天生氣質的原因,對周圍的新奇事物感受到的恐懼大于好奇,他們總會表現得很敏感害怕,容易杞人憂天,這個時候家長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和關懷,幫助孩子克服畏難心理。
2、成長環境壓力過大
家長的性格特點也會對孩子性格形成造成影響。家長說話聲音過大,對孩子所犯的一點小錯誤就斤斤計較,抓住不放手,還會翻舊賬,對孩子充滿了否定和質疑,缺乏耐心和交流,讓孩子形成恐懼心理。
3、家長恐嚇或打罵孩子
有的家長喜歡用拳頭解決問題,從小就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孩子一犯錯誤就非打即罵,這讓孩子害怕家長,因為害怕犯錯誤,于是不管出門還是在家里,都只想待在自己的安全領域,不愿意輕易嘗試。
家長想要孩子克服害怕,就不能操之過急,而是學會尊重孩子的感受,給孩子安全感,讓孩子能夠大膽發揮和展現自己,下面就來說說幫助孩子克服害怕的方法。
1、尊重孩子的感受
家長不要強迫孩子去分享,去表現,而是只能慢慢鼓勵孩子,多對孩子說,別著急,慢慢來,讓孩子能夠一步步適應新環境,消除不確定因素帶來的恐懼。
2、不貼膽小的標簽
即使孩子總是表現得膽小懦弱,家長也不能給孩子貼膽小的標簽,當著外人的面批評孩子,羨慕別人家的孩子表現好。因為一個好的行為習慣被貼上好的標簽就會得到正面強化,而貼上負面的標簽就會得到負面強化,變得更加膽小。
3、利用夸贊的力量
家長對孩子的夸獎不是胡亂說,真棒,好厲害,而是能夠從細節出發,對孩子提出表揚,孩子知道自身的行為被接納被贊美后,自然就會從心底樹立起自信心。
總而言之,家長想要幫助海珠區克服膽小的性格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應該從小事出發,多采取一些技巧,真誠對待孩子,讓孩子變得勇敢自信。以上就是對于如何鼓勵膽小內向的孩子的相關話題,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