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經常在生活中說孩子膽小沒用,于是孩子就如家長所愿,總是自卑膽小,做事唯唯諾諾,與家長的期望背道而馳。為什么會造成這樣的情況呢?原來是因為家長給孩子過多的消極心理暗示,孩子心里也對自己充滿了否定。接下來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一所少年成長特訓學校就來談談幫助孩子改善自卑膽小的一點方法,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之所以在青春期不自信,是因為有著不恰當的家庭教育,這些父母總是跟孩子抱怨,為什么別人都行,孩子就偏偏不行呢?下面就來談談青少年自卑膽小怎么教育。
1、給予建設性意見
一個總是喜歡否定孩子的家長教育不出成功的孩子,例如:你怎么就不像那誰誰呢?為什么總是令我操心,一點小事都干不好,真是沒用。家長若是習慣性用這樣的語氣和孩子談話,本來就沒有多少自信心的孩子就會深受打擊,他們變得更加不自信,反正做不好,還不如不做,不討家長厭煩,久而久之,變得更加逃避膽小。所以,家長應該在孩子犯錯時跟孩子同一立場,多給孩子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多鼓勵孩子重新嘗試,直到成功為止,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2、不要否定全貌
如果孩子因為一件事沒做好,家長不能大發雷霆,而是幫助孩子分析原因,鼓勵孩子下次努力,要知道,孩子本來在事情上就已經很挫敗了,需要的是鼓勵和關心,渴望能夠得到家長的關心和安慰,而不是打擊和辱罵。所以家長要善于看到孩子身上的可取之處,讓孩子不斷強化優勢,不斷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
3、學會揚長避短
并不是所有人都天賦異稟,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家長不能渴求孩子樣樣完美無缺,而是教會孩子怎樣應對困難,在孩子退卻的時候鼓勵孩子,讓他們學會迎難而上,學會揚長避短,做一些擅長的事,在得到正向的反饋和成就感后,他們會越來越有自信。
自卑膽小的孩子不相信自己能夠做到,他們不愿意承擔風險,那么,他們具有怎樣的表現特征呢?下面就來具體說說。
1、孩子不敢表現自己
孩子不敢上臺大膽發言,遇到集體活動容易退縮,很少主動毛遂自薦,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敢參加運動會等。這些行為都是孩子貶低自己,不相信自己的表現。
2、內心極度敏感
孩子的內心很敏感,會過度解讀別人不經意的舉動和話語,表面風平浪靜,但是內心卻波濤洶涌。
3、將自己視為失敗者
孩子會給自己貼上“失敗者”的標簽,覺得自己什么都干不好,以后也做不好,沒有別人聰明,不及別人漂亮,極力地否定自己,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改變這種想法。
有些孩子在家里熟悉環境,膽子很大,能唱能跳,能說會道,但是只要去外面,他們就像霜打的茄子,特別地膽小,下面就說說青少年自卑膽小的表現。
1、只會窩里橫
孩子在家里很霸道,在熟悉的人面前收放自如,有說有笑,一面對陌生人就躡手躡腳,不知所措。
2、容易嫉妒
孩子因為內心自卑,得不到別人所擁有的的,常常對別人不滿,會對別人冷嘲熱諷,用言語來刺激和攻擊別人。
3、從眾心理
孩子不敢堅持自己的想法,也不敢提出不一樣的觀點,他們害怕被質疑,害怕被鼓勵,十分膽小,不敢表現自己。
總而言之,面對自卑膽小的孩子,家長應該多一些耐心,用心地感受孩子的情緒,鼓勵孩子從小事做起,不斷獲得自我肯定和面對困難的勇氣,從而找回自信。以上就是對于孩子自卑膽小的一點解讀,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