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位家長瘋狂傾訴自己的煩惱:自家孩子性格過于內向,總是不敢去主動與人交流、溝通,沉默寡言,不愿意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從而導致孩子無法融入集體中,也無法收獲朋友······對于這一問題,家長也曾采取過許多方法,但就是無法引導孩子走出內向。下面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一所青少年心理教育機構就來細談如何改變孩子內向的性格。
孩子內向并不是沒有任何緣故的,往往在孩子這一性格背后潛藏著許多原因和動機。下面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一所青少年心理教育機構就來細談孩子內向的原因。
1、陌生環境恐懼
很多的時候,面對陌生的環境,就連大人都會感到一絲不安,何況是孩子,尤其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假如孩子還被要求表現的話,怎么會不怯場,怎么會不害怕,因此孩子只會越來越內向!
2、父母的不肯定
現在很多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喜歡打擊教育,總是喜歡對孩子一切行為表示不肯定,就是希望孩子能夠繼續努力。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越來越沒自信,越來越內向!
3、漠視孩子的想法
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包辦一切,什么事情都是父母說了算,教育觀念還停留在“父母讓孩子做什么,孩子就得做什么”這里,無論孩子提出什么樣的反對,都直接無視獲得干脆了當的拒絕,根本不考慮孩子的意見,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不相信自己,因為自己的意見根本受不到任何的重視,故而會越來越不喜歡說話,變得越來越內向。
孩子是否變得內向,家長只需多去關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就能輕松接收到孩子內向的信號。下面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一所青少年心理教育機構就來細談孩子內向的信號。
1、不與人親近
內向的孩子一般不習慣與人親近,他們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當中。不喜歡熱鬧的地方,不習慣教朋友,也不習慣他人擁抱自己。但是這些表現僅僅是對于外人而言的,他們對自己的父母還是有一種特殊的依賴感,每時每刻都想跟父母待在一起,離開了父母就會沒有安全感。
2、獨來獨往
獨立獨往是內向的一種明顯的表現,孩子不習慣跟大家一起同行,希望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喜歡湊熱鬧。他們有自己的一個小小世界,他們會做一些大家都認為很奇怪的舉動。
3、做事畏縮
內向的孩子做事情都會比較畏畏縮縮的,不會有自己明確的方向,因為不夠自信,不善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所以給大家的感覺是做事畏縮,不敢明確自己的態度,家長發現孩子有這樣的表現就要注意了!
當發現孩子形成了內向的性格后,很多家長往往就會急切采取各種手段試圖去扭轉孩子的性格,但往往無濟于事。下面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一所青少年心理教育機構就來細談如何改變孩子內向的性格。
1、引導孩子獨立
性格內向的孩子不愿與外界多交流接觸,這時候需要家長多創造條件讓他們去獨立完成某種事情,比如買東西、向鄰居借東西。這樣慢慢鍛煉,孩子就會大膽地去接觸他所感興趣的事情,內向的性格也會慢慢的改變。
2、回應孩子內心的心理訴求
內向的孩子不太擅長和人交流,容易害羞,讓人看上去恨鐵不成鋼。這時他更需要獲得父母的幫助,如果父母給予幫助,無異于給他愛的溫暖。當內向的孩子與人交往而不得其法時,父母要告訴他應該怎么做,而不是給他扣上“內向”的帽子。當內向的孩子可以自得其樂時,父母也應該給予滿足,不勉強孩子去違背內心,會讓孩子的真實訴求得到回應。不勉強孩子,不被從眾心理所困擾,這樣教育孩子時,孩子的內心更容易滿足。比如,讓孩子叫人,孩子沒有叫,可以跟人解釋說“孩子還沒準備好!”然后回家后再教孩子如何主動表達自己。
3、對于內向性格的孩子多表揚
孩子都喜歡自己的行為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贊揚,性格內向的孩子尤其需要。與性格外向的孩子不同,他們需要的表揚應該是溫和的,不是大張旗鼓的,他們的臉皮薄,比較害羞。
對于性格內向的孩子,家長不必如臨大敵,而應該要學會以平常心對待孩子,進而助力孩子早日走出內向,笑看生活的風雨。以上就是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一所青少年心理教育機構對于如何改變孩子內向的性格的建議,感謝閱讀!
上一篇:青少年心理疏導學校
下一篇:權威的青少年心理疏導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