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習慣對孩子來說尤其重要,而缺乏意志力的孩子常常三分熱度,心浮氣躁,不能將一件事堅持下去,缺乏意志力對孩子未來的發展不好,家長應該利用一些方法幫助孩子培養意志力,建立起抗挫折的習慣。下面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一所全國特訓少年學校就來談談幫助孩子提升意志力的一點看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面對缺乏意志力的孩子,家長可以讓孩子增強耐性,同時給予一定的鼓勵和獎賞,幫助孩子慢慢培養忍耐力和目標感,下面說說孩子缺乏意志力怎么引導。
1、逐步學會靜心思考
缺乏意志和耐性的孩子在做事的時候應逐步學會靜心思考,當他們了解到一件事的完成時要有一個過程的時候,他們會逐步改掉急躁沒有耐性和意志的毛病,這樣他們才會耐下心來做每一件事。
2、在大目標之下設置小目標
沒有耐性和意志力的孩子可以給自己設置一個個小的目標,將達目標分解,這樣他們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就會獲得一次喜悅,這些孩子也不會因為沒有興趣或是目標太難而沒有動力,因此他們也就不會拖延做事。
3、做事之前做好計劃
沒有耐性和意志的孩子往往遇見困難、發現事情需要很長時間時,會放棄繼續做事。而當他們事前做好計劃的時候。每一個步驟對這些孩子來說都是一個完整的過程,這樣他們的興趣會一直存在,而困難也會被分割成很小的問題,他們不會立刻放棄,當問題解決后,這些孩子會有很大的成就感,這會激勵他們一直前進。
孩子也是環境的產物,他們并不是一出生就缺乏意志力,有可能是家長替孩子大包大攬導致孩子不能夠獨立自強。下面說說孩子缺乏意志力的原因。
1、家長過度保護孩子,導致孩子依賴性強。
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在父母一味地包辦代替、或過多地干涉孩子的家庭中,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就無法學到獨立做事的經驗,對父母有很強的依賴性。而依賴性強的孩子,在做事和學習中缺乏主見,對一些諸如解答問題這樣很小的事情都不敢做出決定,常給人一種舉棋不定、遲疑的表現。
2、家長過分嚴格要求孩子,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事,導致孩子自信心不足。
這種情況在生活中也很常見。有不少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孩子往往抱以過高的期望值,總希望孩子能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由于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當孩子達不到要求時,家長自然就不滿意孩子的表現,很少去鼓勵孩子,反而是經常批評孩子。
更有甚者,有的家長還經常讓孩子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圍內的事情,比如讓孩子去參加這個賽或那個賽的,孩子心有余力不足,父母又不幫助他,美其名曰是在鍛煉孩子。
缺乏意志力的孩子遇到困難容易放棄,他們耐性比較差,不愿意面對困難和所應該承擔的責任,下面說說孩子缺乏意志力的意義。
1、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有毅力,孩子的意志力就強,做事會堅持下去,不會輕易放棄,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孩子每天晚上睡前喜歡看書,只要有毅力,他會堅持看下去,持之以恒,就養成一個愛讀書的好習慣。
2、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
當孩子因為堅持不懈而圓滿完成了一件事時,他會對自己充滿自信,并更會堅定自己的毅力。比如孩子原本想放棄畫畫,可是在父母及老師的幫助下,他選擇繼續堅持,并在繪畫比賽中獲得了優秀獎,他會發現原來自己可以做到,對自己增加自信心,體會到堅持帶來的喜悅。
3、提升孩子的抵抗挫折能力
培養毅力會讓孩子有較強的自制力,在困難和誘惑面前敢于選擇堅持,有了堅持到底、抵抗困難、抵抗挫折的能力,這樣的孩子在今后的成長中會取得更大的成績。
毅力,它能使孩子為了一個目標,克服干擾和困難,并且能長久持續地堅持和努力,是走向成功的“加油包”。家長當然要積極的引導和幫助孩子培養毅力。
總而言之,家長應該多鼓勵支持孩子的想法,大膽放手讓孩子去體驗和嘗試,在實踐中培養孩子的意志力,增強他們的耐性。以上就是對于孩子缺乏意志力的一點建議,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