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戀對于家長們來說堪比“洪水猛獸”。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就開始萌生了對異性的好感,這讓他們對愛情充滿憧憬和向往。這是自然正常的現象,家長們要理智看待,正面的引導孩子。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怎樣處理女孩子早戀問題。
孩子早戀并不是多么稀奇的事情,家長應該理性的看待孩子的變化,對待孩子的早戀行為耐心疏導和勸導,幫助孩子走出早戀。
1、多唱白臉,表明立場
家庭成員一起互分角色,對孩子進行早戀疏導。有的孩子只吃硬不吃軟,這時候家長可以采用強硬點的措施,比如禁止孩子用手機,跟對方聯系等,來阻止孩子早戀,輔助進行言語疏導。
2、進行一次有準備的談心
作為家長,碰到女兒有早戀現象,要自己先做好自己的思想工作,先做好父母的表率,再去開導孩子。女孩早戀的話,最好由媽媽和孩子促膝長談一次。目的不要太明顯,但也不能毫無目標。
3、開導女兒思路
家長平時可多帶孩子去接觸一些高層次的人才和參加一些高級的活動,打開孩子的心靈世界,讓她們明白世界這么大,優秀的人才很多。讓孩子看清楚未來的“他”可能存在的模樣,也讓孩子清楚現在該如何抉擇。
4、講清楚早戀的后果
家長跟孩子講清楚戀愛后果,分析利弊,讓孩子在頭腦中有個是非觀念,有個自我利弊分析系統。理智的孩子自己就會打消戀愛念頭,不再有這樣的想法。而那些不理智的孩子,日后萬一后悔,也不會過度地埋怨爹媽。
5、做孩子的良師益友
家長要做孩子的良師益友,贏得孩子的信任。別把早戀視為洪水猛獸,它是人類情感的自然流露。家長要通過講人生、樹理想、論道德、比學習,很好地引導孩子,為孩子答疑解惑。
6、講道理
家長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跟女兒溝通,告訴她,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談戀愛勢必會影響到學習,要擺正關系。告訴女兒要明白什么身份做什么事情,如果女兒到了適婚年齡談戀愛,父母要鼓勵她大膽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青春期的孩子身心還處于發育階段,對一切新鮮事物都很好奇。這個年紀,對異性有好感很正常,不要大驚小怪。作為家長,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千萬不能用打罵來逼孩子不要“談戀愛”。
1、不要施壓于孩子。
發現孩子早戀,立馬進行責備式說教,甚至打罵孩子,警告絕對不允許再和男孩或女孩子聯系,串通老師與對方家長同時向孩子施壓,這樣即使孩子們被迫分開,也會一直想著這場戀情,得不到的刻骨銘心,甚至會對家長心存怨恨,從而產生更嚴重的叛逆行為。
2、應理性地看待孩子的早戀問題。
理解孩子在青春期的情竇初開,不要在發現孩子早戀的時候對其破口大罵,把孩子推到更加叛逆的深淵。
3、努力成為孩子的朋友。
父母應該抽空多陪孩子,讓他們信任你。信任在了,那么如果孩子有什么感情問題想不明白的,他們也樂意并主動跟你說。
4、要給孩子講清后果。
這個時期的孩子還不會想太多的方面。他們只是在生理生長的效果下,憑著好奇心去干事。所以做家長的要和孩子說清早戀的影響之處,但堅決不要要挾。能夠協助孩子搬運自己的注意力,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假如一味的責備與抱怨,那樣你只能讓孩子感到在你這得不到溫暖,他也只能去找他的愛情目標,最終是拔苗助長。
青春期的孩子出現早戀的問題。責罵和怪罪對孩子來說盡量少一些,多一些關懷,多一些引導,積極的去發現孩子早戀原因,多給予孩子理解和關懷。
1、思想觀念的變化。
受傳統文化的一些影響,人們的戀愛觀、道德觀、貞操觀等使青少年正常的情感受到限制,而青春期的孩子越是禁止的他們越是想觸碰。由于對異性缺乏認識與了解,他們很容易在好奇心與逆反心理的促使下產生愛慕之情。
2、性發育過程中的自然現象。
男女到了十二到十四歲開始出現性特征的發育,隨之有性意識的形成,會對異性產生好奇心理。青少年對待異性問題上有四個時期:疏遠異性的性厭惡期,向往這個年長異性時期,積極接近異性的狂熱期,青年后期正常的浪漫戀愛期。
3、滿足心理需求。
容易發生早戀的學生大多是成績比較差,對學習不感興趣,對個人前途往往不抱希望或者是家庭中缺少溫暖愛護,尤其是女孩希望得到別人的安慰和溫暖,這也是發生早戀的一個重要原因。
4、受外界環境的影響。
虛榮、好奇、愛面子,認為別人有異性朋友,在這種虛榮心、好奇心的驅使下也會找異性談戀愛,模仿大人,認為自己長大了,來贏得別人的關注。如女孩子到了十五歲還沒有異性的朋友,她就覺得是不是沒人要了,或者是身邊有很多早戀的現象,會讓他們隨大流,慢慢嘗試與異性發展為戀愛關系。
5、希望得到關注。
這個年紀,很多初中生都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例如,一些孩子突然剪了一個奇怪的發型或穿了奇怪的衣服。但透過這些表象,我們看得更深。其實是孩子想得到別人的關注。
家長們要明白孩子早戀并不是“洪水猛獸”,我們要正面的去引導孩子,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愛情觀,讓孩子明白這些道理。以上就是關于怎樣處理女孩子早戀問題的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