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步入中學后,家長就會非常擔心一個問題:早戀。由于早戀對于孩子的影響太大,很多家長都不支持它。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中學生如何避免早戀?
在中學階段,早戀其實是一個普遍現象。要想避免中學生早戀,主要要做好疏、導、堵這三個重點工作。
1、疏,就是疏通
當孩子有了早戀的苗頭,教師、家長發現后,切不可大發雷霆,棍棒交加,一棍子打死。一定要和孩子入心入情的交流,給孩子講明渴慕異性是正常的,但早戀是危險的,必須杜絕的。關鍵是要認清當前的形勢。
讓孩子們知道現在自己的身心發展還不夠成熟,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學習,和異性交往要適度、合理,不能超越正常的范圍。并且向他們講清楚早戀的危害,不成熟的蘋果是苦澀的。可
以結合身邊的典型反面事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孩子從心理認識到早戀的不良后果,從而把這種萌動的情感放于心底,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只要是疏通了孩子們的心結,那么孩子的早戀就迎刃而解了。
2、導,就是正確引導
當孩子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時,那就要正確的引導,切莫武斷專行,強制隔離。這樣會適得其反,有可能會出現意外。現在的孩子抗挫折能力較差,為此尋死覓活的事例屢見不鮮。
我記得以前有些老師的做法是值得借鑒的。一位是把男女放在一位,開始是粘粘忽忽,一周后就很少說話,一月后便無話可說,最后主動調開座位,各奔前程了。
另一位做法更妙,讓兩個孩子每天找出對方的一個優點和一個缺點,開始時優點好找,缺點難找,慢慢的優點難找,缺點好找了。不到一個月彼此發現對方沒有了優點,只剩下缺點了,再也不喜歡對方了,主動疏遠了對方。只要引導方法對了,孩子便會自動杜絕了早巒,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
3、堵,就是堵住漏洞,也就是外部的干擾
現在絕大多數孩子的早戀都是受外界影響造成的。比如不健康的書籍,圖片,視頻等,還有受社會上一些不良青年的誘惑,也有一些甚至來自于家庭。尤其是手機的普及更是雪上加霜。記得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要想毀掉孩子的一生,那就給他一部手機。
現在孩子的聯系主要靠手機。當前許多學校已經明令禁止學生佩戴手機,家長在家里更要控制好手機的使用,這樣才能及早拆除滋生早戀的溫床。新聞里看到一個考上名牌大學的考生,中學時代從沒玩過手機。
手機不僅滋生早戀,游戲也會毀掉孩子的一生,建議家長給孩子佩戴手機一定要慎重。所以只要我們嚴防死守,堵住這些外部的不良干擾,讓早戀的漏洞不復存在,孩子們一定會遠離早戀,健康快樂地學習生活。
對于早戀,我們需要對它有著深入的認識,形成正確的認知,從而引導孩子正確面對早戀,避免早戀的發生。
1、青春期的特點
孩子進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發生了變化。生理方面,第二性征開始出現,對于異性的吸引和愛慕的心理特征也就隨之出現。
這時,男女生的性格特點開始有了明顯變化,男生趨向勇敢、陽剛、更理性,更具獨立性;而女生則溫柔、細膩、更感性,更富有韌性。男女生之間的性格差異,使彼此之間自然產生好奇和吸引。
在學習過程中,很多中學生在異性面前會產生一種異樣的心理感受,一種難以言表的愉悅與興奮,而且特別愿意表現自己,表現自己的長處。這就是青春期的萌動。
青春期的萌動,自然產生異性間的相互吸引。男女同學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受異性注目和歡迎的人,為此他們會盡力改變自己、完善自己。這是一個絕佳的心理環境,是一個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好機會,是一個克服自身弱點的好機會。
所以,從心理層面看,男女同學的正常交往是有很多益處的,可以促進自我成長,對性格發展、智力發育和心理健康都有幫助。家長和老師要鼓勵正常的健康的男女生之間的交往。
2、早戀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隨著生理發育成熟,會開始關注異性同學,并希望了解他們,與他們交往,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
大部分青少年青春期萌動,表現為“單戀”或“暗戀”。少部分青春期孩子,比較成熟,產生了朦朧的性意識,對異性產生好奇、渴望接近等心理,繼而產生愛慕之情,開始交往,模仿成年人進入“戀愛”狀態。
在中學階段,孩子發生早戀行為是有跡可循的,往往會有很多戀愛的征兆,家長需要多多注意,及時扼住早戀的苗頭。
1、開始注重外貌
孩子突然開始注重外貌了,說不定就是有情況發生了。在戀愛中的孩子來說,他們是很看重對方的想法的。也經常因為戀愛而變得敏感。為了在對方心里留下一個好印象,會變得十分在意自己的外貌穿著。
看看那些早戀的孩子,早上在鏡子面前看了自己半個小時,衣服也整理了很長時間。以前可是洗把臉就出門的性子,還說自己沒戀愛。有的時候看他們急于隱瞞的樣子,還是蠻可愛的。
2、成績開始飄忽不定
這一點是最讓家長頭疼的特點了。學生一旦開始談戀愛,就不能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學習上。有的時候成績一直不好說明孩子沒認真學習,成績變好說明孩子找到了學習的方法。但是如果忽高忽低多半就是想要認真學,但是精力不允許的情況。這多半是孩子戀愛了
3、對社交軟件更為關注
其實家長對于孩子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都應該是有規定的。也就是學習之余用來消遣一會,這樣也有助于家長防止孩子沉迷網絡。如果這段時期孩子開始比以往更為關注社交軟件,甚至是在看到其中內容之后開始臉紅偷笑。這就已然暴露了孩子已經戀愛了的事實
在中學階段,孩子會發生早戀現象往往是受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常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
1、中學生生理上的發育成熟與心理上的好奇心。
2、家庭的影響
如果家庭不和、父母離異、再婚等,孩子缺乏關愛,缺少溫暖,內心孤獨。這時,孩子特別渴望關愛和感情寄托,會把目光轉向同齡的異性。
3、社會的影響
信息時代,有關戀愛、性的影視、文學作品等,很容易接觸到。少男少女情竇初開,也容易受到各種戀愛信息、觀念的沖擊。有的少年年幼無知,鑒別力不強,思想容易受到誘惑,對戀愛抱著較為開放渴望嘗試的心態。
4、學習壓力過重
學校或家長過于重視分數,忽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對孩子期望過高,壓力過大,同時不注意正面引導和情緒管理。互相之間感情交流少,溝通不順暢,會造成親子關系緊張,師生關系緊張,也可能間接促成孩子早戀,孩子希望在異性關系中尋找共同語言和解壓的方式。
在中學階段,學生進行早戀其實是一個非常不明智的行為,因為很多學生會受到它的影響,不利于學習、生活,甚至會讓自己失去光明的未來。
1、影響學業
早戀荒廢了不少優秀學生的學業,毀了不少孩子的前程。早戀的中學生中有不少成績優秀、出類拔蘋者,但因為早戀,使他們過分好奇、興奮、癡迷,過分沉醉于愛的幻想中,再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學習。
其實,學習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個學生每天同時學幾門功課,即使很用功的學生也沒有把握一定能取得優異的成績。倘若談情說愛,彼此情意綿綿,心轅意馬,怎么能將功課學好?
中學生學的課程大多是基礎課,學的是為將來走向社會做好鋪墊的知識,如果在這個階段不把基礎打好,將來憑什么就業,憑什么成才發展,憑什么立足于社會,更何談為國家作貢獻呢?
2、早戀更容易使人受到傷害
中學生態度還不穩定,戀愛中容易產生矛盾,心理上不成熟、脆弱且耐受力差,容易在感情的波折中受到傷害。有的中學生因早戀受挫懷疑人生,懷疑是否有真正的愛情,給自己的感情生活投下陰影,影響成年后的婚姻生活。3早戀者容易出現性過失
中學生性意識萌發,容易激動,感情難以自控,行為容易沖動,容易憑一時興致而不計行為后果,從而出現一些越軌行為,如未婚性行為、未婚先孕。這些行為一旦出現,會讓當事者羞于見人,擔驚受怕,即使當時不覺得怎樣,但日后給她們造成的挫折感、自卑感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對成年后感情生活的影響,往往也是難以彌補的。
3、可能導致走上犯罪的道路
中學生的經濟主要依賴父母等其他人,自己尚不能自力更生。而從戀愛到結婚生育,這一切都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一些中學生由于無力支付戀愛期間的物質需要,不惜鋌而走險,最終誤入歧途。某中學有個15歲的初中生,因家境貧寒,女朋友過生日他沒有錢送禮物,便去偷了自行車,而后又偷了三輛,總價值900元,從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對于早戀,家長必須要重視這個問題,并通過科學的方法去引導孩子正確面對早戀,扼制孩子早戀行為的發生,讓孩子為自己美好的未來而竭盡全力。以上就是中學生如何避免早戀
的內容,感謝閱讀!